Prodr. 4: 333. 1830.
≡Nintooa confusa Sweet ≡Nintooa confusa Sweet Hort. Brit. ed. 2, 258. 1830.
半常绿藤本。小枝和叶柄均密被灰黄色卷曲的长柔毛,并疏生腺毛;小枝淡红褐色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0.5-1cm;叶片椭圆形、卵形、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纸质,长2.5-6.5cm,宽1.5-4cm,基部圆形,边缘全缘,微内卷并有缘毛,先端急尖,具小短尖,下面密被长柔毛,上面仅沿中脉被毛,侧脉每边有3-4条,网脉明显。双花腋生,或在小枝或侧生短枝顶端排成聚伞圆锥花序,基部具1对小型叶;小型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-2cm,宽6-8mm;花序梗长2-8mm,与苞片、小苞片和花萼均密被卷曲的长柔毛并疏生腺毛;苞片披针形或条形,长1-2mm;小苞片卵形或卵圆形,长约1mm;花萼钟形,萼筒长1.5-2mm,萼齿卵状三角形,长约1mm;花冠白色,后转为黄色,长3.2-5cm,外面疏被倒向的短柔毛和腺毛,花冠筒直或稍弯曲,檐部二唇形,裂片略短于花冠筒,下唇外卷,上唇斜展:雄蕊伸出花冠筒外,花丝无毛;子房密被短柔毛,花柱略长于雄蕊,柱头头状;浆果椭圆体形或近球形,长0.6-1cm,成熟时黑色。花期:4-5月和9-10月。果期:8-10月。
产地:笔架山、三洲田、梧桐山(深圳考察队 1687)、仙湖植物园(王定跃等 1035)、羊台山(张寿洲等 1223)、福田、龙岗、内伶仃岛。生于山坡、沟谷疏林中、灌丛中及林缘,海拔50-400m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和贵州。尼泊尔和越南(北部)。
用途:干燥的花蕾或花入药,具清热解毒的功效。该种曾是华南地区“金银花”中药材的主要来源,2005年出版的《中国药典》已将其与同属另几种植物一起列为中药材“山银花”。